博彩网 于7月13日至7月18日组织开展了以“港航工程和水资源管理”为主题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本次研学是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聚焦港航工程和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践,通过系统课程学习、实地考察以及小组汇报等环节,指导42名优秀本科生深入探索新加坡在港航工程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深度解码新加坡“水-岸-城”协同治理的全球标杆经验,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与“双碳”战略储备国际化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研学团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接受了系统而前沿的课程培训。人工智能技术是本次研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授课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前沿分享”进行深度讲解,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港航工程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港口物流和近岸生态平衡》课程聚焦于新加坡港务集团(PSA)的实践案例,详细讲解了绿色港口技术在提升港口物流效率、降低环境影响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了珊瑚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工程手段实现港口建设与近岸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新加坡综合水资源管理》课程则重点介绍了新加坡在面对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所采取的创新措施,如海水淡化、新生水(NEWater)技术等。课程不仅传递了前沿知识,更揭示了国际工程领域对技术应用的深度、广度及跨学科整合的严苛标准。
本次研学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与产业前沿对接。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新加坡公共事业局、滨海堤坝等,考察了堤坝结构、泵站系统及海水淡化厂,深入学习其集防洪、供水和景观功能于一体的设计理念及技术特点,领略了多目标水利工程的系统性思维。
技术实操是本次研学的亮点。学员们不仅深入理解理论,更进行了多项实践。同学们分组完成了观察任务,仔细观察了滨海湾花园的雨水收集装置和潮汐调节设施,绘制了简图并记录了设计特点。最终,同学们基于实际案例,围绕港航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的思考、问题及建议,分小组完成了研学汇报。这一系列的实践,有效提升了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深刻体验了国际前沿技术从理论到落地的协作路径,锻炼了在多元背景团队中沟通、协作与融合创新的能力。
本次国际研学之旅为团队同学也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迪与认知升级。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研学,不仅学习了新加坡在港航工程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还拓展了国际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
本次新加坡研学活动的圆满完成,充分体现了博彩网-博彩担保网 坚持国际化视野与产学研融合的办学理念。通过系统课程学习、产业实践与技术实操的深度结合,学员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和跨学科协作能力,更加深了对全球港航工程与智慧水利领域前沿技术的理解与认知。
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相信通过不断积累和沉淀,博彩网-博彩担保网 的学子们必将以更加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投身于国家和世界的重大工程实践中,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和智慧。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22级本科生沈芹芬:
参加新加坡访学项目收获颇丰。在南洋理工大学聆听前沿讲座,深入探讨未来港口城市的水-岸协同等问题,拓宽了专业视野。参观滨海堤坝,见识到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在滨海湾花园的调研活动也增进了交流与自我成长。这次访学是知识的盛宴,也让我对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23级本科生赵振宇:
此次新加坡之旅极大地拓展了我的国际视野与跨学科思维。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未来港口水岸协同课程,让我看到新加坡如何以全球视野重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其"港-城-海"三位一体模式为全球港口城市转型提供了新范式。此次访学使我真正理解了科技创新必须与人文关怀、生态智慧深度融合,也让我意识到中国青年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中应有的担当与作为。
船舶与海洋工程2024级本科生李佳民:
南洋理工大学的访学聚焦港口物流与生态平衡、未来城市的水-岸平衡等内容,不仅扩展了我的国际视野,更让我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港口发展与近海保护的辩证思考,让我明白发展与生态并非对立。在实地考察新加坡公共事业局和滨海堤坝时,让我学习到如何将生态与发展理念相结合,将“水源国”的压力转化为“水务枢纽”的优势。这次行程,让我了解到“一滴水”的全生命,了解到绿色港口、船舶的发展方向,绿色发展理念从理论照进现实。